close

不知道為什麼,有一些名字總會成為我印象中,某個領域的代表人物。比如說,想到新詩,我總是想到林泠、周夢蝶、鄭愁予。想到科幻小說,我想到張系國。想到鄉土文學,我想到黃春明。想到散文,我想到吳魯芹、孟東籬。想到繪畫,我只會想到溪淞。

 

我會想到這些人,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具有代表性,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在我年少的閱讀經驗中,曾經佔有過一段時間,並且曾給我一些震撼。雖然說,二十年後回想那些讀過的篇章,早已不復記憶,忘了所有內容的細節,或甚至連大略的內容都忘記了。可是,我總是記得閱讀這些人的作品時,我的感受。比方說,感受到驚嘆、感受到溫柔、感受到悲傷、感受到溫潤、感受到情愛。

 

而溪淞,我到底是不是看過他的畫,我都忘記了。

但是,我的印象裡,他就代表繪畫很厲害的人,他的畫總會讓我感到平靜。至於他到底畫過什麼,我其實一點都不記得了。我的記憶裡,他的名字就等於版畫,可是,我真的看過他的版畫嗎?我的記憶完全模糊。

 

兒子小時候,情緒非常不穩定,很愛哭,一哭就很難停下來。

我記得有一次在娘家,兒子哭到大家都手足無措時,小弟拿出這本「三十三堂札記」出來,翻開其中一幅觀音像放在兒子面前,陪他一起翻閱觀音像。不知道為什麼,哭鬧不止的兒子就漸漸安靜了下來,跟著一起看觀音。

 

從此,這本書在我印象中很深刻,看了封面才知道,原來是溪淞。

只是,雖然知道這本書就在小弟的書櫃裡,多年來也經常從小弟的書櫃借一些書出來,卻一直沒想過要借這本書來看。

 

最近在刻橡皮章,我突然想起這本書,想著有沒有可能刻一幅觀音?這才去跟小弟借這本書來看。

 

看這本書,就像看溪淞的畫一樣,總能讓人安靜下來。

我喜歡這種安靜,像是一個人坐在燈光柔和的房間裡,安靜地感受、安靜地思索、安靜地回味生活。

 

昨天晚上看連續劇「傾城之戀」,演到流蘇寫了一幅字「晤言一室」。說起來,我也讀過張愛玲原著,但是,那畢竟是二十幾年前的事情,我照例內容完全忘光,努力想著,有這一段嗎?睡前看溪淞的三十三堂札記,巧合的讀到他引用的一段「蘭亭集序」,裡面竟然也有一句「悟言一室之內」。所以,流蘇的那幅字是引自「蘭亭集序」了?

 

這一篇,不是讀後感,也不是什麼書評。只是因為這本書的閱讀,讓我想起一些事情,以及閱讀這本書時,經驗到的巧合,覺得有趣而紀錄下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de 的頭像
    Jade

    巫婆的鍋子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