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這本書來到講紀律這一段時,有點刺到我的心。
因為我發現隨著孩子漸漸長大,我跟孩子之間的界線漸漸模糊。我漸漸忘記我是母親,而他們是小孩,忘記了我是大的,孩子們是小的。不管小孩長到幾歲,即使他們成家立業,我依然是他們的母親,依然比他們大,他們依然要尊重我,依然要像他們年幼的時候那樣尊我為大。
作者講到小孩小時後吃東西,大人要堅持。不是小孩想吃什麼就吃什麼,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。而是大人要建立原則,比方說:媽媽準備的三餐,如果你不不吃,那就沒有別的東西吃。不能因為擔心他會餓,就拿糖果餅乾來代替,那麼以後大人說的話,小孩是不會理會的。
其實,這一點我一直做的很好。我很確實知道我要這樣做,我沒有一天到晚念他們要吃青菜水果這些話,也沒有一天到晚叮嚀他們這一餐不吃,就沒得吃。我只是準備好食物,吆喝大家來吃飯。不想吃的人,我不會勉強,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由,我沒有去碎碎念。不過,兩餐之間絕對沒有零食,家裡也不會準備任何除了正餐以外的食物。於是,每個孩子都準時來吃飯,也沒有特別不吃的食物,只有吃起來覺得不好吃,如果有其他的食物一同出現在餐桌上,那麼好吃的會多吃,不好吃的會少吃一點。沒有哪一樣是不吃的,甚至不喜歡吃的食物,變一種方法煮,他們都會試著吃看看,有時候也有意外的驚喜。
當孩子很小,個子小小時,我很清楚他們比我小,我要堅持我的原則,堅定要求他們照著我的遊戲規則走。但是,現在他們長大了,他們的個子高過我,我會有一種「他們是跟我一樣的大人」的感覺,於是,我以為我必須尊重他們個人的決定。
比如說,他們想出去逛街。我以為我沒資格要求知道他們跟誰出去,或去哪裡,也沒資格規定他們不準出門。
當他們上網時間過長,危害到他們的身體健康時,我想終止網路,卻還覺得必須孩子們同意。
我心裡一直在問我自己:「我是怎麼了?付網路費用的人,不是我嗎?為什麼我還要他們同意呢?當他們使用過度,危害到自己時,我不僅沒有處罰,還繼續付費,為什麼?」
到底誰是大的,誰是小的,有點搞不清楚了。
最近與女兒有一次對話,讓我更堅定了解,我必須守住自己母親的位置,我是大的,孩子們是小的,這個概念一定要守住,否則孩子會爬上來。
對話是這樣的:
我:「幫我把這杯水拿去廚房倒掉。」我坐在餐桌邊,看到女兒正好站起來,我順口說。
女兒:「為什麼我要幫你倒?你自己可以去倒啊!」
她這麼說沒錯,但是,我感受到被挑戰。
我:「因為我是媽媽啊!」
女兒:「可是,我是女兒呀!」
這句話其實有觸動到我那種想幫女兒做事情的情感,我一直有一種因為他們是我的兒子、女兒,所以,我應該幫他們做事情的想法。然而,反過來呢?也是合理的,因為我是媽媽,所以,小孩應該幫我做事,不也合理嗎?
我:「沒錯,因為我是媽媽,你是女兒,所以,你當然要幫我把水拿去倒掉。」
女兒:「喔,我等一下再拿過去。」
過了一會兒,我看到女兒拿起我的杯子到廚房,倒掉水,幫我沖乾淨,放回杯架上。
這次的對話,我知道我堅持住我這個媽媽的身分。
女兒發現我的堅持之後,她知道不能再挑戰我,或是爬到我頭上去,她沒再跟我辯論,溫順去執行女兒為母親所做的事情。
我說的是,因為我是媽媽,所以我有權利要求你做事情。因為你是女兒,你有義務聽媽媽的話。我要她認清我的身分,與她的身分。當然,這也是在強化自己的信念,一邊說,一邊強化。
但是,有很多次對話,我都被女兒那句「你自己可以去做xxxx啊!」給打敗,就自己去做了。因為我以為我跟女兒是平等的,我自己可以做的事情,不該叫別人去做。
我想,這是最近的我要學習的功課。
練習我是大的,孩子們是小的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