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書的封底寫著以下的文字:

 

「第四道大師葛吉夫一直是個千變萬化、難以描述的神秘人物,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:

 

曾經遇過哪些奇人?一生中遇過什麼不凡的人事物?

人有靈魂嗎?他是否不朽?

人有自由意志嗎?生命是什麼?為什麼會受苦?

相信玄學和降神術嗎?是什麼引導他走向第四道的體系?

 

在這本書中,葛吉夫談到他一生中最不為人知的階段,尤其與九位奇人相遇的片段事蹟,不但可以清楚解答以上的問題,更是任是葛吉夫真正的鑰匙。」

 

我興致勃勃的以為內容想必是大揭密,會讀到很多神秘的經驗。看看現在許多新時代的各種法門,大家的經驗都神秘到匪夷所思的程度,我也以為葛吉夫這位大師想必有更多神秘的經驗,比如說什麼神啟啦、靈魂啦、前世啦、開悟啦、超   能力等等,神秘到不行的經驗。

 

特別是封底這樣寫,好像他會在這本書裡揭露什麼神秘經驗一樣。

 

但是,沒有,封底寫的問號,只有第一行的兩個問號,完全符合這本書的內容,其餘的問號沒有得到解答。葛吉夫總是說「只會擺在我第三系列的寫作中」,似乎是他那本「真實人生僅在當刻」,這實在令人奇癢難當,因為那些會擺在第三系列寫作中的,都是那些奇人所說的奧義。

 

闔上這本書時,我以為我只讀到了葛吉夫一生中瑣碎的雜事,比如與誰認識,跟這個人在一起做了哪些事情,誰又死了,誰又受傷了,葛吉夫又靠什麼事業賺了多少錢等等等。好像跟生命的意義、修行、人生奧義沒什麼關聯。

 

而且,一開始閱讀時,總覺得這個人很瑣碎,每句話總要不斷附加各種定義,以便很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(我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,或是他個人的書寫風格),讀起來很不順,很不喜歡拐彎抹角的句子。

 

但是,當我真的讀完整本書,把書丟在一邊,回想我讀到了什麼時,我突然發現這個人實在活出了我們修了半天所想要的品質。

 

他每次都是為了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,而去賺錢。他想做的事情都是去追尋真理、解開困惑、尋找生命的方向等等,為了去做這些事情,需要各式各樣的旅行,旅行就需要龐大的旅費,於是,為了這些旅行,他花費時間去賺錢,賺到足夠的錢,就全數花在這些旅程上。

 

後來,他開設了機構。當他缺錢時,他腦筋開始轉動,但是,他不是在算可以用哪些課程賺錢,而是想辦法在一般世俗、物質的世界裡,可以找到哪些賺錢的機會,從那些事情裡賺到錢後,供養機構中的人生活所需。

 

我不知道他的課程是否收錢,只是從這本書上來看,他開設機構的原因,是因為在各式各樣的旅程中,他獲得了許多智慧與真理,他想要把這些分享出去,讓人了解,不是為了賺錢。以他那麼會賺錢的頭腦,他大可以把這些智慧或真理收起來,用他擅長的宣傳手法,說的天花亂墜,讓人花大把鈔票來上課。可是,書裡沒提到這種賺錢方法,卻提到他用過的一些有點奸商、騙子行為的賺法。

 

所以,對他來講,賺錢只是為了供應他,去做他想做的事情,賺錢不是終極目的,去做那些他想做的追尋,才是終極目的。他賺錢供養機構中的人,也是為了把他所學到的真理傳達出去。所以說,他所做的一切,都只是為了自己。為了自己想要追尋真理,為了自己想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。他並不是說為了人類的幸福,而是我知道了,所以,希望別人也知道。

 

但是,如果別人不想知道,或他終於再也無法弄到那麼多錢來做這些事情的話,那麼他也可以放掉這些事情,只為自己的私慾而活。

 

就像他在附錄的最後一段所說:「從那以後,我就要開始過一種新生活:利用我擁有的才幹,僅僅滿足我的一己之私。」

 

我發現沒有什麼可以限制住他,錢不會困住他,他所擁有的才幹聰明,也不會限制住他。他所設立的機構,也無法限制他,擁有的名聲,也困不住他。他隨時都可以棄之如弊屢,他隨時可以丟棄他手上所擁有的一切,轉身踏上旅途。這種不被限制的品質,我也在奧修的書裡看見。雖然兩個人性格、書寫風格、敘事方式都截然不同,可是,卻讓我感受到相同的品質不被限制,不會受困。

 

所謂的放下,不就是像這樣?

他實在很有能力成為世界首富的,可是,他總是轉身離開。

 

最近,我在整理書櫃,想捐書出去。第一批很容易就整理出來,也立刻捐了出去。整理第二批時,開始猶豫著,有些書捨不得丟,卻也不覺得放在我身邊,我有可能再讀一次。想著我光是把書捐出去,都如此戀戀不捨,無法放下,葛吉夫卻可以隨時隨地,變賣所有家財,放棄做得有聲有色的事業,轉身離開。只為了去追尋、去了解內在困惑的答案,我卻連丟一本書都這樣猶豫不決,可見得彼此的層次差異之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