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只有在沒有任何念頭的情況下,你才能直接和對方的心相印,如此才能洞察對方的話是真是假。」

 

所謂的沒有念頭,指的是不去定義那個人是什麼人,不去分類,不去貼標籤,也因為如此,才能聆聽到這個人的真實與全貌。

 

這使我想起我在做花精諮商的過程裡,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念頭。我急著為每個情緒定義、分類、貼標籤。我要為悲傷、痛苦、煩躁等情緒做分類,每一種情緒都可以做各式各樣的分類,把相同的放在同一個抽屜,貼上標籤,要自己記得這個抽屜的情緒,要放上哪一種花精。

 

於是,我眼裡看見的是接受諮商者口裡所說的「情緒」,至於他所說的這些內容是真是假,我根本無法分辨。因為我看不見這個人,我只看見我要據以判斷調配花精的情緒,而且,可能不是這個人真實的情緒,只是他口裡所說的情緒。

 

我是在想,這裡提示的聆聽,是安靜的聽,不做任何動作的聽。我只要聽就好,然後,當我可以完整的看見來到面前的人,全然感受到這個人,那麼我就是他,我就會知道他需要什麼,這麼一來,我還需要用盡腦袋去思考、去定義、去分類嗎?

 

就像書中提到的小花,當我看到小花,我只是努力在腦中搜尋這朵花的學名、各部位名稱、生長特性、開花週期時,我還能看見花朵在陽光照耀下,如何閃閃發光,在雨水拍打下,如何搖搖欲墜嗎?

 

最近,我在思考要不要去上花精二階。

克里希那穆提教給我的聆聽技巧,這些需要實踐與反芻的諮商能力,真的可以在兩天的課程裡就學會嗎?我想,這是不可能的,課程只能提示我該怎麼做,或是老師做示範,然後學生當場練習某一種狀況的諮商。而實際上的諮商,要面對的是各種人、各種不同狀況,兩天的諮商無法讓我真的理解如何諮商。

 

所以,我想去上課,是為了得到認證,還是為了學習?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