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,曾經驗過家族系統排列,也給我很大的幫助。當時,排列的老師推薦了很多本書,也包括這本「愛的序列」。但是,我沒有太大的興趣閱讀,因為我覺得我沒有興趣去幫人排列,當我需要被排列時,我只要去找家族排列的老師們就好了。

 

最近,我不斷向我的花精個案們推薦家族系統排列,他們很積極去參加了家族系統排列,也都回報說非常神奇,簡直就把家族歷史在眼前重新搬演一遍,面對整場排列,總是震撼得淚流滿面。

 

於是,家族系統排列的老師們推薦的那些書,又突然在腦海中浮現出來。我想,也許閱讀的時機到了。

 

在閱讀「愛的序位」時,我覺得如果我在工作坊現場,我可能也會像其中一位學員一樣,發出想要挑戰海寧格的疑問,那個疑問的大意是這樣:從海寧格的排列工作來看,家族系統排列確實有一些基本的原則,但是,大部分都是靠排列者,在這裡當然指的是海寧格自己的直覺,與他所看到的畫面,來為整個排列做解釋。可是,海寧格憑什麼認為他所領悟到的秩序,就是正確的?為什麼可以那麼堅定的確信,他對整場排列的解釋是正確的?怎麼能確定挖掘出來的問題根源,就是對的?

 

雖然這位學員提出疑問後,也得到海寧格的解釋,我看了解釋也覺得可以接受,但是,「為什麼海寧格領悟到的秩序,就是正確的?」這個想法,還是在我整本書讀完後,徘徊在我腦子裡久久不去。

 

這有點像是,我理智上可以接受海寧格對這個疑問的解釋,可是,我的身體、我的經驗,無法體驗到那個解釋是正確的。

 

闔上書,我想起必須去便利商店繳手機的月租費。於是,我拿起繳費單、錢、鑰匙,走出我們家的社區大門,就在我要越過十字路口,到馬路對面的便利商店時,一個畫面突然把我震住。

 未命名  

我正要過馬路,但是,十字路口突然在每個路口都衝出一輛車子,全部卡在路中間,使我停下腳步,無法前進,四輛車子也全部停住。

 

雖說是十字路口,但是#1#2所在的那條路,其實是很狹窄的小巷道,勉強可以會車,但是一台車行駛其中比較剛好。#3#4所在的路,則是較為大條的兩線道道路。#1#2都閃著左轉燈,#3#4要直走,但因為四台車都有點開了太快,所以,都衝出了自己的路口。

 

我想像著,如果有一位交通警察在這裡,會怎麼做?

必須按照順序,先讓直行的#3#4先走,但是,由於#1#2有點突出路口,會使#3#4同時開動時,道路過於狹窄,無法同時通過。由於#2的巷道相較於#1,比較寬,也沒有兩邊停車,比較容易後退。我會請#2略退一點點,然後,請#3先開動離開。接著,請#4直行,然後,再指揮#1#2各自左轉。

 

當四輛車離開,整個馬路變空,我跨步要走向便利商店的時候,我突然覺得靈光一閃:「啊!這不就是秩序?不就是愛的序位裡講的那個秩序?」我們的人生因為失去了秩序,於是大家全部卡住動彈不得,所以,需要重新排列,就像這四輛車必須重新調整行動的順序,否則沒有任何一台車可以離開。

 

但是,什麼樣的秩序才是正確的?我讓#2先往後退,然後,讓#3先啟動離開。可是,我其實也可以讓#4先離開,#3#4誰先誰後,都是正確的,我以我的習慣去做。但是,讓左轉車等候,是出於行車的慣例,以及當時十字路口的情況,讓左轉車先走的話,車子很可能會碰撞到,因為大家靠的太緊。而我之所以知道#1#2要左轉,是出於我對於行車慣例的了解,知道他們閃著左轉燈,就是要左轉的信號。

 

於是,我突然了解一個排列者,所做的工作是什麼。

他們只是在排列過程中,觀察現在是什麼狀況。就像交通警察站在路中間,觀察車輛的情況。然後,在其中找到讓每個人可以自由的秩序,看到某些信號,知道那些信號代表的意義,於是,排列者會知道誰要左轉、誰要右轉、誰要直行,然後按照觀察到的宇宙慣例或秩序(在十字路口的象徵裡,是交通法則,是行車慣例),去重新排列。

 

也許因為海寧格經驗老到,所以他可以了解某些信號的意義,就像我看到左轉燈在閃,我知道那輛車要左轉,可是一個四歲小孩卻無法理解那輛車要左轉一樣。因此,如果我是排列者,我會對整個排列場上的狀況,感到困惑不解。但是,有經驗的排列者,可以從觀察中找到解釋,而這個解釋只是眾多解釋中的一個,提出的解決方式,也可能觀察到的方式中的其中一個而已。海寧格也確實提到過,他所說的都是他觀察到的,只要有新的觀察,也可能推翻他曾說過的話。

 

所以,他沒有說他一定正確,他只說那是他觀察到的秩序。他在排列中的直覺,他所做的引導,就像我們站在十字路口,看到那四台卡住的車,很自然的知道要如何疏導一樣。

 

理解排列的秩序,就像理解那四台車的秩序一樣。

就在那一刻,我覺得我不只從腦袋的層次理解海寧格的解說,我的身體也確實經驗了那個解說,於是,我真的完完全全可以接受家族系統排列的所有說法。

 

說起來,家族系統排列的原則,真的就只有很簡單的「先來後到,長幼有序,尊卑有別」之類的原則,沒有太困難的原則,但是,就因為可以遵循的原則很少,只有很基礎的東西,更需要依賴排列者看見的畫面。

 

但是,要看見畫面,海寧格說要用現象學的方法,就是要放空自己,沒有任何預期心理,沒有任何偏見,讓畫面自己出現。只要一強調自己的心智,一有了「我」,那麼看見的畫面就可能扭曲、模糊,或甚至失去了看見的能力。

 

這實在很量子力學,一有了觀察者,那麼觀察到的結果就與沒有觀察者時的結果,截然不同。

 

書中還提到一點,我覺得很可以提醒我自己。他說,不要被好奇心引誘,去一直追究問題的根源,只要找到解決方法,就停住,不要再去分析、討論。他也不讓人過度描述自己的問題,以免排列者被影響。我想,以後我的占卜,也要繼續以這個心態來進行。只說我看到的,不再事後多說什麼,也不要求個案過度描述,以免我順著話頭鬼扯。

 

書末的訪談紀錄中,提到個案的回饋,海寧格說,「喜悅是生命的本質,而我喜愛喜悅,但我會讓自己與這個誘惑保持距離,以免因為回饋而感到權威。」他說回饋是【誘惑】,啊!我怎麼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?

 

還有一段話,我也很想站起來鼓掌。

就算你有這個畫面,也未必就是正確的。有些人以為,如果他有個畫面,或是感受到某些東西,那就一定是正確的,但是那是荒謬可笑的。不過有一種畫面,是來自你專心凝視黑暗,沒有任何企圖,沒有異議,心無所懼,然後會突然出現解答的畫面。這和你自己想像的或是不經意想起的畫面,在性質上很不同。如果浮現這樣的畫面且告訴你什麼東西,那就對了。

嗯,雖然我理智上覺得他說的太棒了,可是,我的身心靈對這段話沒有經驗,我無法整個人都贊同,但是,我的理智還是要我為海寧格鼓掌,還是要說,這段話說的好讚。

 

羅拔:所以你沒有建立一套準則? 
海寧格:完全沒有。人們經常會提醒我說我前天是這樣說的,我會感到被誤解了,因他是假定我並沒有活在當下。我總會朝向心的方向看,因為當下的真相會被下一個真相所取代。這種著眼於當下真理的方式,就是我所指的「現象學方法」。

 

這段話也讓我覺得很有趣,原來…….海寧格爺爺,你的家族系統排列沒有任何原則、準則、標準,沒有什麼偉大的理論來支撐,你所有的就是當下看到的真相,而每一句話都可能在新的真相被看見後而被推翻。

 

這實在太棒了,這讓人隨時記得要謙卑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