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點燃療癒之火」這本書的作者凱洛琳˙密思,也是原型卡/神聖契約的作者。這本書比較談到對於「療癒」的正確與錯誤的概念,我覺得深得我心,在我做了一段時間的花精諮商與塔羅占卜個案之後,我覺得我更能理解他所說的療癒。我想,在這個時間點打開這本書,確實是特意的安排。

 

我覺得閱讀「點燃療癒之火」,還要搭配作者的另一本書「慧眼視心靈」。因為點燃療癒之火談的是「療癒是什麼?」,簡略的提到脈輪、生命樹、七聖禮的概念,但是,要對這三種靈性傳統了解得更詳細,就必須閱讀「慧眼視心靈」。「點燃療癒之火」花很多篇幅在談「療癒的靈性概念」,「慧眼視心靈」則花很多篇幅在說明三種靈性傳統的內容。

 

在接觸New Age的許多療法時,很容易聽到,或甚至我自己也經常以為,很多疾病來自於內在的創傷或負面的想法。在我歷經兩次的五十肩以及幾乎拖延了一整年的蕁麻疹的過程裡,我也一直想要挖出到底是什麼樣的負面心理因素,使我罹患了這些疾病,且久治不癒?

 

透過花精,我了解到五十肩的病源來自於我的過度緊張、對自己要求嚴苛,當我使用花精鬆懈了我的緊張,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讓自己肩膀肌肉放鬆下來之後,五十肩漸漸痊癒。但是,病源是來自負面心理因素嗎?不,我覺得透過肩膀的痛,讓我收到一份改變的禮物。因為這份痛,讓我可以感受到我的緊繃,受到我對自己的批判。當我使用花精來改變我的情緒,改變我的行為之後,我找到了一個更可愛的自己。

 

而在治療蕁麻疹的過程中,因為中醫師仔細詢問我的生活作息、食物、生理週期,使我開始注意我自己。我才發現,原來我一直不知道什麼事情會傷害我。比如說,芒果明明會使我的過敏更加嚴重,我卻非常喜歡吃芒果,吃完之後,接著受苦。或是我明明吃了冰之後,身上會起過敏的癢的反應,我卻偏愛吃冰。喝酒會起酒疹,我還是偶爾喜歡喝點調酒。這使我想到,我的人生際遇中,我是不是也常常沒有注意到「什麼是我喜歡的?」「什麼是我不喜歡的?」「什麼是適合我的?」「什麼是不適合我的?」,我沒去注意這些,只憑著衝動去做,於是,總是選上使我受到傷害的選項。

 

因為中醫師的提醒,也使我注意我的生理週期,我發現可以觀察出哪一段時間,蕁麻疹會嚴重發作,哪一段時間會看起來好像沒事,哪一段時間身體會有什麼反應、情緒會有什麼變化。因為更了解自己,而不會煩躁,不會覺得自己莫名其妙。

 

有人曾經說過我的蕁麻疹很可能是「對某些事情無法接受」而引起,所以,必須去接受那些事情,蕁麻疹才會好。或是起因於「對某些事情感覺到不潔」等等。

 

但是,現在,我反而覺得,蕁麻疹也許只是上帝給我的禮物,他要我透過治療的過程,了解自己,並為自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食物、生活作息,選擇適合自己的路、工作或伴侶。

 

因此,我非常同意書中說的這段話:

 

當代整體醫學的文化中有個核心的誤解,就是以為所有疾病都來自個人的負面因素,無論那是源自過去的悲劇經驗、源自污染身心的負面態度,又或是源自前世不好的業報。然而,負面因素並非疾病唯一的根源。疾病也可能是回應你的祈禱;疾病可以在生理上,引領我們走上見解與學習的道路,倘若沒有它,我們或許永遠不會涉足其中。疾病也可能是一種觸媒,能擴展個人的意識,並讓人了解生命更高的意義。(P11)

 

很多書也提到「寬恕」是療癒很重要的關鍵,但是,說到底,什麼是寬恕?我很喜歡作者對寬恕的定義:

 

寬恕只是要你放下你對那件事以及牽涉其中的人所持的負面感覺。(P50)

 

另外,本來我很討厭看什麼什麼療法的書,因為那類的書都會舉很多成功的例子,好像只要採用這種療法,什麼疑難雜症都會痊癒,沒有治不好的並一樣。每次讀這樣的書,我都會很生氣的想:「這麼說起來,人永遠都不會死囉?反正你這種療癒這麼利害,什麼並都能治好,治不好都是別人信心不夠,那只要全力使用這種療法,就不會生病,也不會死囉?」

 

但是,凱洛琳˙密思不是這樣說。

她說的是:

 

即使是最聖潔的人也會生病,這些非凡的聖哲也會罹患最平凡的疾病,包括痛苦不堪的癌症。……………雖然他們或許未能療癒自己的身體疾病(甚至也沒試著這麼做),但是他們的療癒卻引領他們接受神聖的意志,以及自己生命的更高目標。………………我們必須了解,某些時候或許正是神聖的意志讓我們無法在物質(身體)層次療癒,而是從慢性或末期疾病中學習某些我們的靈魂必須發覺的課題。在其他時候,我們或許只能經由疾病來汲取靈性的價值,甚或更藉由這個過程來啟發其他人。經由疾病而轉變是個歷久彌新的靈性主題,而對神聖的信念則會帶來戲劇性的洞見與療癒。(P63~64)

 

也就是說,疾病的原因有幾個面向:

 

  1. 可能真的來自某些負面的想法。
  2. 或是某些內在的創傷。
  3. 但是,也可能是來自神聖的意志,要使我們得到啟發。

 

因此,病痛有可能是:

 

痛也是導師、一個信使,引導我們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上,或者要我們遠離讓人生病的行為及處境,以做到發揮人格與力量的行為。(P79)

 

面對病痛,面對療癒,我們又該有什麼態度呢?我們不是要求一定要被治好,而是一種可以面對任何狀況的態度:

 

接著在某一天,你注意到自己不再意識到受害者了。你有力量面對任何自己需要面對的事物,無論是新生命的創造,或是在完成豐富的一生後安心放手。(P178)

 

這本書還有許多精采的見解,不再多說。

這裡只提兩個我自己很想多談的兩點。

 

授任禮的原始意義牽涉到對他人充滿愛的服務行動,這是由於靈魂的力量而自然產生。但是,如果這些行動的動機是出於脆弱,顯現為受人肯定與自我滿足的需要,那麼這些行動便會受到污染,可能變成一種誘導而非貢獻。人們很容易被誘導而相信自己正在接受他人幫助,尤其是在自己迫切需要援助的時候,這也是為何不道德的神父、上師、靈性導師能夠如此輕易利用自己的學生與信徒。(P346)

 

我一直很無法接受某些慈善團體掛在嘴巴上的愛與感恩,感覺那是形式上的愛與感恩,無法感受到那種發自內心的,因為生命的充滿而滿溢出來的愛的服務。我總感覺到那些人,是為了填滿內在的匱乏,而去做那些愛的服務行動。

 

這裡說到,「對他人充滿愛的服務行動,這是由於靈魂的力量而自然產生」,我絕得真是說的太好了。那是自然產生的行動,而不是要求自己去做的行動。

 

最後一點是,我看到很多課程在談直覺力,可是,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。而凱洛琳˙密絲談到的直覺力,卻讓我有一種「啊!這樣才對啊!」的感覺,但是,如此一來,大概很多開發直覺力的課程就找不到學生願意上了。

 

 

另外,自尊也是直覺能力的根源。直覺不是來自吃素,或是你帶著隨身聽、聽著放鬆的音樂,在走上三公里的路途中迸出來;直覺來自自我尊重以及勇於回應自己的想法與感覺。問題在於,許多人不知怎麼著,認為直覺就是能夠看到未來,他們期待開發自己的直覺力並藉此改變自己的生命,然後財富與戀情就會等帶著他們。然而,直覺不是看到未來的能力,而是讓人體認到,心靈與身體所出現的干擾都提醒著我們該改變現狀,例如:該要辭職並且走向下一階段。我們所尋找的那扇門不會自己打開,除非我們邁前一步轉動門把。

 

我不相信我們光靠讀書或是聽演講就能獲得自尊,更別提自我能力的提升了。這樣的成長是需要你親自在物質世界裡冒險,讓你學習倚賴自己。只有承擔風險,我們才能在體內蓄積力量,這種力量會導向直覺,進而帶來勇氣。我們需要勇氣這種能量來直覺地辨認出,那些要我們走向人生下一步的信號。不聽從這些信號會讓人失去力量、自尊,最後是健康。(P333)

 

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許多觀點,與我經驗到與感受到的,不謀而合。

我想,這會是我想要一讀再讀的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