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察一下你的心智活動,你會發現心若是不想變成什麼,妄念活動就會靜止下來,但又不是一種停滯的狀態,這樣的狀態往往會有完整的覺知,而這便是良善。

 

克里希納穆提這段話,實在好難,因為我總是想要變成什麼。

 

比如,有時候想變成一個好母親,所以,我會以為我是出於愛而去嘮叨孩子們,但是,我其實只是要表現一個好母親的行為,我的出發點,說起來只不過是「想成為好母親的慾望」,而不是全然的愛。

 

有時候,我想成為一個好朋友,所以,我會自以為是的替朋友著想,為朋友做我以為對朋友好的行動。但是,這依然出於「想表現出好朋友模樣的慾望」,而不是全然的愛。

 

所以,如果我沒有想成為母親,不想成為好朋友,不去想成為任何一個腳色或形象,那麼剩下來的那個空間是什麼?當我什麼都不想,只是純然的覺知,給出我能給的,接受我願意接受的,那是一個什麼狀態?

 

所謂的完整的覺知,是什麼?是全面的,每一個層次的,每一個角落的,是立體的,是進入內在深處地了解。跟每一個人相處,感受到的是對方完整的全人,而不是感受到某一個部分而已。感受到他的憤怒,也感受到引起他憤怒的根源,以及他遙遠的傷痕。

 

然後,因為這份全然覺知,我會看見該如何從根源處給予,也會看見適當的時間與地點。我會全像式的看見,該如何面對眼前這個擁有肉身的靈魂,而不只是顧此失彼。當然,我也會通透地看見自己,知道自己現在可以選擇要去給予或留在自己的中心。

 

於是,我不會批判自己做太多或做太少,做對或做錯。

因為在那個全然空無的空間裡,無從批判起。

 

這兩天,我確實看見自己在照顧朋友時,有了一些狀況,我會認為那是出了一些錯誤。有一些是陰錯陽差,有一些是我輕估了狀況。當然,也有一些出於我自己的性格,使狀況顯得不妙。於是,我這兩天一直在跟自己對話,針對這些類似的狀況,既然類似的狀況不斷出現,一定有一些功課。

 

接著,就在克里希納穆提這一天的話語中,了解到沒有善惡對錯,如果我是處於那個覺知的狀態下的話。因為我一直想要成為什麼,所以,我所給出的是我以為可以成為的那些東西,然而,那卻不是真相。我以為我照顧到周圍的人,其實我只照顧到我自己那股「想要成為什麼」的慾望。

 

也因此,我看人或看事物,就會透過我那個「想要成為什麼」的濾鏡來看,扭曲了眼前的世界。還會因為扭曲的給予,而懷抱著扭曲的期待,因此發生各種狀況,各種情緒,各種失落。

 

給出愛的方式,說的更真切一點,那並不是一個行為、行動,那是一個狀態,一個流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