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前,我在教會裡的時候,我常常覺得周圍的人口中說的我,並不是真的我。他們教導犧牲、奉獻、愛,但是,我認識的我,除了有時候願意犧牲奉獻愛之外,更多時候充滿了忌妒、恨、抱怨。

 

閱讀吸引力法則這類書籍時,也總是提醒人要正向思考,但是,我無法不去注意那個經常有負向思考的我。我當然樂意正向思考,以得到正向結果,但是,不能否認的是,無論我如何努力正向思考,都無法消滅負向思考的我。

 

學習天使療法期間,使用大天使卡,我也發現天使們傳遞的訊息,都是充滿了正向的話語,這使我在使用天使卡時,產生了困難。因為他們說出了一半的我,另外一半的我,他們棄之不顧。

 

因此,我在教會裡感到孤獨,因為他們只承認那個信仰純正的我,不承認那個忌妒、無知、充滿恨意的也是我。他們希望我擁有基督的美好,假裝沒看到我撒旦的面貌。

 

但是,真實的我,是神,也是撒旦。我是光明,同時也是黑暗。

只要假裝沒看到任何一面的我,就是拋棄我。

當我練習了解自己、覺察自己的時候,我不只去覺察到那個很喜歡陪人聊內心話、安慰人、提供牌卡或花精協助的那個善良的我,也要覺察到那個看到別人比我厲害,就忌妒到火冒三丈的我。這兩個我,沒有善惡之分,這些情緒與行為都很純粹,都是發自真心,我真誠的想要良善,也真誠的想要忌妒。

 

當有人想要幫助我,想要為我驅逐我的黑暗、忌妒、恨意時,我會覺得被拋棄、被排斥。只要想抵抗我的黑暗,就代表不接纳我,因為光明是我,同時黑暗也是我。如果連我自己都想要驅逐我的黑暗,那就變成連我自己都拋棄自己了。

 

克里希那穆提說:「因此了解自己、毫無撿擇地覺察自己、不去詮釋自我的活動而只是觀察念頭的來龍去脈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」

 

「毫無撿擇」的意思,就是不管是黑暗面或光明面,都要看到。

「不去詮釋」的意思,就是不去定義這是善或惡,該或不該。

我們要做的只是「觀察」。

 

我看見我的良善,我就說,是的,這是我。

我看見我的恨意,我也說,是的,這是我。

然後,我會認識真正的我,我會看見3D的我,而不是2D的我。

 

我們不斷強調正向的、光明的那一面,會不會是我們懼怕面對黑暗的自己?

我想起地海六部曲中,地海巫師格得追逐巨大黑暗的累世無名者時,追到山窮水盡的極地,不再被追逐、不再陷入惡夢中的辦法,就是轉身面對巨大黑暗,然後擁抱黑暗。

 

這會不會就是在說相同的故事、相同的寓言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