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兒的國語功課裡面,有一大題是:請寫出最適當的比喻。
女兒錯的那兩題是這樣的:

人生如( )
守口如( )

這兩題看起來是很簡單的,大人來寫,會很自動的填上:人生如夢與守口如瓶。
但是,孩子問我,為什麼一定是「夢」與「瓶」?

孩子說:為什麼不可以是「人生如蠟燭」呢?因為人生就像蠟燭一樣,生命結束的時候,就像蠟燭燒完的時候,那麼為什麼不可以是「人生如蠟燭」呢?
還有,為什麼不可以是「守口如保險箱」呢?保險箱鎖起來了,打都打不開,比瓶子還關得緊,為什麼一定是保險箱,而是瓶子呢?

我看到老師用紅筆把題目中的「最適當」的「最」字圈了起來,於是,我為老師辯解,說:因為老師希望你寫「最」適當的比喻。

孩子又問:什麼是最適當的比喻?為什麼「夢」比「蠟燭」適當?為什麼「瓶」比「保險箱」適當?

這麼一問,我也啞口無言。

要談論哪一個用字是「最」適當的,就必須從文章的上下文來看,當我們想要形容人生的虛無時,也許用「人生如夢」是最恰當的。但是,當我們要形容人生總有一天要結束或是短暫如一根蠟燭燃燒的時間,那麼用「人生如蠟燭」豈不是更恰當?

我想,這個題目出的有瑕疵。
如果題目是寫:以下為成語,請在空格處填上適當詞彙。
那麼把「人生如夢」與「守口如瓶」當成標準答案,異議可能少一些。
可是,當題目是「寫出最適當的比喻」時,異議就會多了。因為只要是比喻的妙、比喻的令人擊掌叫好,哪個比喻才叫「最」適當,似乎就見仁見智了。
如果教改之後的教育方式,是要孩子去思考,並發揮創意的話,那麼這個地方,就應該沒有標準答案。

但是,現在老師要求寫標準答案,怎麼辦?
女兒的空格裡,一個填「蠟燭」,一個填「保險箱」,都被用紅筆打上叉了,怎麼辦?

我只能告訴他,這是大家用習慣的成語,也許,若要拿到分數,我們就要用所謂的「標準答案」來寫作業與考卷,才能得分。但是,當你自己寫文章時,就要視情況發揮,很多詩詞,都是有創新的比喻,才讓人耳目一新,甚至開創出新的境界的。

但是,當我這麼說的時候,孩子還是不懂的,連我自己都搞混了。到底我嘗試告訴孩子什麼呢?我是不是間接的批評了老師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